查看原文
其他

告诉你我的学习,告诉你我的世界丨国庆特辑



做好教育,自然要以了解孩子为起点。

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孩子吗?

在世界快速变化的当下,在爆炸的信息和新兴技术涌入生活之际,孩子们到底在感知怎样的世界?他们如何定义自己的青春,如何看待我们的教育?有着怎样的学习方式?如何激发自己的潜能?

听听这些孩子的故事,不妨从他们对自身经历与领悟的剖析中寻求解答。


回忆成长经历,我想对教育吐点槽

作者 | 徐安娜(苏州大学)
来源 | 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学生论坛

我是外来务工子女,加上当时政策的限制,五年级以前上的是希望小学。我们使用的是破旧的桌椅,没有正规的操场,只有一块用来集合与上体育课的煤渣地。想象一下,每次上体育课奔跑时身后扬起一片尘土的景象。

三年级的时候,我和同社区的孩子去少年宫参加演讲比赛,我拿了金奖,很开心,回去的路上一直把奖状拿在手上。这时,一个小朋友的妈妈开始和我妈妈聊天,在得知我在上希望小学、家里没有买房的时候,她的脸上流露出很明显的鄙视的神情,并开始谈论自己孩子的教育条件有多好、能够参加多少丰富的活动……我第一次如此直接地感受到他人的嫌弃,这种自卑一直埋藏在我的心里。

让我感受到应试教育桎梏最深的时刻实在我的高中生涯。

我是文科生,我上的是寄宿制学校,当时每天两节晚自习,有一大半的时间我都要花在数学上:写当天的作业,整理错题,做买的资料……由于没有补课,我还要做各种各样的数学练习题。高考前两个多月,我们开始半个月放一次假,而待在学校的那个周末,居然还有同学在白天考完试后回家补数学,然后第二天六点多再回到学校来上课、考试。

的确,学数学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但纯粹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大环境完全破坏了这种意义。我没有了阅读喜爱的文学作品的时光。我真正的兴趣不在数学上,考试的要求却将它强加于我,这让人很痛苦,即使我数学学得不错。

也许教育者们的初衷是为了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达到那样的高度。所以我认为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他们否定了很多学生的兴趣,并没有使教育能够量体裁衣,更加的人性化和现实性。

但我并不觉得中国教育就是失败的。对我来说,教育带给我的,也有诸多温暖的瞬间,让我慢慢找回自我,慢慢拥有强大的内心。

我的自信真正回归的时候是初一,我从希望小学毕业,上了一个就近的公立中学。刚开学没多久,学校就组织了一次校园作文大赛,初一组孩子的题目是“你在我的世界里”,很幸运,我得了一等奖。

在颁奖的时候,我们当时的校长在颁发荣誉证书之后,居然还给我们每一个获奖的同学送了一本书。而我得到的那本,是毕淑敏的《我很重要》。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安慰,短短四个字“我很重要”,仿佛一下子打破了我以往对自己的所有否定,对世界的黑暗猜想。

现在我仍然记得书中的一句话:“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平凡如我,我,很重要。就是这么一本小小的纸质书的书名,一瞬间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后来,受到了这本书的激励,我积极去参加作文比赛、主持学校的大小活动,我不再有原来那种即使站在台上却内心怯弱的感受。

我现在就读于苏州大学的文学院,以前我虽然也喜欢阅读,但我从没想过自己会正儿八经地学习汉语言文学,这都要感谢我的高中语文老师。

在高一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刚刚研究生毕业的新老师,她喜欢让我们做阅读摘抄,第一次写这项作业时,我在摘抄段落后还写了些自己的感想,在我的印象中,以往老师们都不会认真看这种作业,只会匆匆打个“阅”,因此我的言辞有些是很激烈的。没想到她不仅认真看了,还给我留了大段留言,分享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对我的看法的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以后每次做摘抄作业都写一点感想,而她也一一留言,言语中不会批评我那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反而鼓励我说出自己的想法。

正是她这种宽容让我有动力去阅读、思考,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

就是这样无数个平常的一瞬间,会在我们学生的心中留下烙印,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学生们是一张白纸,每一位教育者的教育方式都会在上面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老师的一举一动,小小的一句话,小小的一个表情,都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痕迹。

我选择的是师范专业,在未来,我可能也会成为一位教育者,我不敢妄言我会对教育体制的改善做出怎样巨大的贡献,但是,作为师者,我会做一名合格的引导者,我会努力让孩子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也得到足够的关爱、尊重和理解,让他们可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请勿插手
改造、经营班级都是我们的事儿

作者 | 代解语 丁婉芹(成都市实验小学)
来源 | 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学生论坛

如果说,原生家庭可以在家庭空间塑造人,那我们想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原生班级”。如果“原生家庭论”告诉我们:要教好孩子,从做好的父母,创造好的家庭开始。那“原生班级论”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们:要教好学生,从做好的老师,创造好的班级开始呢?

从入学开始,我们所在的班集体会陪伴我们整整6年的童年时光。教室布置是每一位老师都会做的事情,以我6年上小学的经验来看,初始阶段下挺大的功夫,重视程度逐年减少。

而很多时候,教室布置,就像一本没有内涵的书,只有一个“华丽”的外表。我们不在乎教室的华丽,更在乎教室的实用性。

同学们希望在班级教室干什么?排名前四的是,休息,自由地玩,好好聊天,吃点零食。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同学们是渴望在班级得到减压的方式的。

只用脑子改造教室很简单,不用落地,不用负责任,你爱咋想就咋想,思想言论绝对自由。可是,当这些疯狂的想法要变成一间真正的教室的时候,可不这么容易。

我们10个人凑成了教室改造家项目组,做了以下这些事情:

1. 花了2周的时间,记录同学们在教室生活的动线,一对一访谈,了解同学们真实的想法。

2. 拜访成都最好的家居设计公司“喜鹊生活”,向设计师学习,专业人员会如何改造空间。我们知道了:了解需求——概念设计——达成共识——进度规划——空间设计——软装设计,是一个空间设计的基本步骤。

3. 我们花了2周时间做了概念设计,列出了34条改造建议,和同学们一一沟通,达成共识。

如果有一个同学反对,这个点都无法改造,所以我们迎来了全班争吵大风波。

最后,我们花了3周时间,日日谈,夜夜谈,用三寸不烂之舌+苦口婆心+美人计,活脱脱的一出“三十六计”现实版。最终,我们拿到了沉甸甸的50份全班共识书,彩色部分是可改造空间,灰色部分是最终未达成共识空间,没法改造。


现在我们的教室变成了这个样子:

植物区,每天我们都会来浇花花草草,让教室充满着生机。阅读区,大家会在这里趴着、躺着、坐着看书。生活区,每个周五我们都会在这烤蛋糕、烤饼干。分享区,我们最喜欢坐在吧台上和朋友们分享故事。


我们是特别忙碌的一群小学生,我们被大人们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他们爱我们,却不相信我们。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原生家庭,充满着焦虑和不信任。还好,我们幸运的遇到了原生班级,它的名字叫做蜗牛班,它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承载着我们白天最长的时间。

我之所以每周7天轮轴转还挺快乐,是因为我有5天待在我的教室里,发呆,思考,和朋友聊天,尝试不一样的事情。我们被相信,可以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我们被尊重,给予了真实地改造教室的机会。而我们,正在影响着学校更多的群体,他们也在改变着自己的学习空间。

我们想对经营着“原生班级”的班爸班妈说,请不要用爱绑架我,请看见我。

我们需要在教室里正常生活,是生活,而不是机械化。如果你们做不到像我们白老师这样大胆,那至少给我们一点点空间,宽容那些“无意义”,允许我们在空间里试错。因为科学家也是在试错中发现的,能否留给我们照看教室更充分的时间呢?

我知道,这很难,因为你们也在过去的“原生班级”长大。但你们现在正在塑造我们的“原生班级”,我们长大的土壤。


学习为何不能是好玩的?

我在游戏里做建筑设计


作者 | 刘寅斌

来源 | 秦朔朋友圈《你绝对想不到游戏力还在这样影响小学生》


二年级小学生当当在一年级时,受同桌影响,开始玩《我的世界》这款游戏。当当的班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玩这款游戏。大家互相比赛,看谁的房子造得更棒,谁造的东西更有创意。那些造房子最漂亮,游戏玩得最好的同学,被当当和他的同学们奉为“大神”。

我问当当,你是怎么学会在游戏里造房子的?

当当说,跟着“大神”们学的。每当游戏里出现了新功能或新元素,每当“大神”们造出新事物,他们特别愿意炫耀自己的技能,几乎是毫无保留地教会所有的同学。

我问当当,“大神”们把什么都告诉你们,自己不就没有秘密了吗?

当当反问我,有秘密怎么玩?当当说,“大神”之所以为“大神”,就是因为他们总有源源不断的创意,“大神”的快乐就是不断地发现秘密,并且把秘密告诉大家。

在这样一个小学生的游戏社群中,有团队,有标杆,有自我学习,有快速成长,有激励系统。

一款复杂的沙盒游戏,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小朋友,通过游戏社群,他也能轻松掌握,并且创造出自己的建筑物,这和学习是不是有点像?

还有更厉害的。

上海某国际学校的四年级小学生京京,今年11岁,《我的世界》深度玩家。从2019年3月开始,京京启动了一个大项目——在《我的世界》中重建上海世博会。

最初,他利用每周周六上午的时间,带上单反相机、三脚架、卷尺,对着中国馆咔嚓咔嚓拍照片,然后测量数据,按照1:1的真实比例,在游戏中还原世博会的真实场景。

干了一个多月后,网友指出,京京的测量方法太粗糙。在网友们的指导下,京京给妈妈开出一个专业测量设备购物清单——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速测仪,一应俱全,而且还指定品牌,比如红外线测距仪,他只要博世的。再后来,他甚至买来一台大疆无人机,用于航拍。

京京上网找来各种学习视频,下载教程,买来专业书籍,自己硬啃,一切从头再来。应京京的要求,京京的妈妈带着京京拜访了同济大学一位建筑学教授。教授非常喜欢京京和他的作品,给京京开具一份包括十五本建筑学经典教材的书单,同时,把自己的一位博士研究生介绍给京京。

京京买来教授推荐的书,囫囵吞枣地看起来,同时,每两周去一次同济大学,和博士哥哥交流2个小时。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大学开设网络授课。经过教授的介绍,京京在网上旁听了同济大学好几门建筑学的本科生课程。为了理解建筑的力学结构,京京已经自学完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中的力学部分,现在已经在看大学物理和力学的书籍。

到目前为止,京京的世博会工程仍在继续,他靠一己之力,已经在游戏中建成中国馆。京京的项目,引起所在学校的重视。他在学校里成立了一个世博会重建兴趣小组,已经有5名同学跟着他一起在工作。京京告诉我,他已经学会如何用Project软件设置项目计划和管理项目了。京京说,现阶段,他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个是数学,一个是团队管理。

绝大部分的游戏产品没有说明书,与此同时,大部分的工业产品,尤其是各种家电产品,都有复杂而详尽的说明书。我一直认为,所谓说明书,都是工业设计的缺陷。真正优秀的设计,是不需要说明书的。只有那些违反人性的设计,才需要不断地让用户通过学习,通过不断练习,来自我适应。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教育和游戏,它们的共性就是:设计者通过自己的产品,达成某种目标。教育设计者希望通过教育,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游戏公司则希望通过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的游戏产品,从而实现更多的商业收入。比较而言,为什么游戏公司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用户的愉悦程度更高,而相对来说,教育会更枯燥和乏味,甚至低效一些呢?

一定会有人说,学习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教育本身就枯燥,谁天生爱学习呀?我想反问一句,学习为什么就应该是困难的?教育为什么就应该枯燥?学习难道就不能好玩,教育难道就不能有趣吗?

当当和他的同学们在自己的游戏社群中,被游戏所激发出来的强烈的学习欲望,以及在自我学习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成就感和快乐感,难道不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和学习吗?

今天的现代教育体系,来源于19世纪的普鲁士,为了大规模培养有文化的产业工人,而建立起来的。这套以教室、教师、授课、作业和考核为基础的体系,根本无法完全激发年轻一代的活力和热情。面对已经完全数字化的年轻一代人,传统的教育体系已经越来越乏力。用游戏产品的设计理念,重新思考教育,也许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


跟随兴趣
我从“小宅男”蜕变为“创客”

作者 | 李劲鑫(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
来源 | 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学生论坛

我出身在河北唐山的一个普通家庭,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家中购买了第一台电脑,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瞎鼓捣。父亲也会找机会带我去他的发小家里修理电脑,因此我很快就玩转了电脑的硬件。

上了初中后,我对电脑的痴迷程度进一步升级,利用业余时间与几位好友搭建了一台游戏联机用的云服务器,我负责技术维护。可突然有一天,我们的服务器遭遇了恶意攻击,数据全部被篡改,这件事激起了我的斗志,我正式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

但C++实在是太难了,我什么也看不懂。我不想就此止步,攒下每天的早饭钱,购买了许多书籍,玩命自学。每天晚上我按时写作业,十点按部就班地休息,等夜里父母都休息了,12点我就起床开始我“不务正业”的学习,到凌晨1点再睡觉。这样我坚持了大概有一年的时间,最后终于学会了C++的编程基础。

有了编程的基础之后,我探索的脚步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我又偶然间了解到了3D打印机的相关资料,于是我又对3D打印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又学习了犀牛3D建模技术、雕刻绘图技术,之后尝试组装了第二台拥有较高精度的i3结构3D打印机,并成功打印了可自动浇水的花盆。

这个时候,陪伴我的不再是枯燥的编程语言了,我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学习到收获知识,带给了我无尽的可能和惊喜。

曾我认为学习是枯燥的,无味的,但当知识可以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我开始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渴求,学习产生了强大的动力。所以我建议在座的老师们去支持每一个孩子的兴趣,这是否比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更有效果呢?

经过初三一年的拼命学习,我考入了河北省的一所重点高中。进入高中后,我发现学校有一个大咖云集的科技部,里面都是创客精英,看到往届部长、优秀成员们的丰硕科技成果,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我开始认真观察思考,积极在生活中寻找机会,做出作品,最后解决问题。

比如高一上学期,一次我去取快递的时候,看到工作人员在仓库内分拣着成堆的快递,十分劳累,且效率较低,手推车在狭窄的物品堆中转弯也十分不便。我想能不能设计一辆能够在原地进行转弯的智能搬运车,它可以将携带的物品运送到指定地点,并原路返回。

经过一个寒假的摸索与实践,我的多用途智能搬运车终于制作完成。开学后在科技部老师的指导下,我对这一项目进行了一些改进,参加了河北省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令我惊喜的是,我竟然获得了河北省二等奖。

这次项目的成功给了我更强大的自信和勇气,而且我还学到了步进电机等硬件控制技术,这也为我下一个项目奠定了基础。

我的一个亲戚开了一个小型注塑厂,生产一种塑料包装箱,为了减少运输成本,需要将箱体和箱盖分开打包。我想设计一台能码放箱盖的自动机械臂,代替工人来完成工作。

工厂原有的机械臂占地面积非常大,布线也极其困难,该怎样简化它的结构?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有一天,我从窗帘中受到了启发,依据数学所学的三角函数成功地设计了我的自动码垛机械臂。

在暑假即将结束时,相关制作和调试全部完成。经过一个学期的精心调整与赛前培训,高二寒假时我带着这个作品参加了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河北省一等奖,并且还成功申报了国家专利。

我走出了小宅男的世界,变成了一个自信乐观、善于表达的创客。


不务正业,也可以是一条有效的成长路径

作者 | 何睿宸(复旦大学)
来源 | 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学生论坛

我高中的时候创建了一个社团是玩乐队的,我觉得一个社团玩不够,就联合上海十几所高校的乐队、社团一起办了一个音乐联盟,并且开展了只为高中生开放的“摇滚音乐节”。这个音乐节办了好多年了,从最开始的一些大学体育馆一直办到了上海你能找到的最牛的演出场所。

我进入复旦大学之后依然选择先做音乐社团,这是一个以音乐制作、词曲原创为性质的社团,第一年我将校园内所有用于校园活动的歌曲作了版权合法化;第二年我把我们的社团和网易云音乐进行商务绑定,展开了一系列的商务计划;第三年,我放弃了社团活动,原创了一本书——专门讲一些非音乐专校的同学怎么样去学习自己创作以及音乐制作;最后一年我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开始真正从事音乐有关的工作。

以上就是我高中和大学做的小事,它们有共性吗?有的。那就是跟我学的数理化课程没有一丁点儿关系。但是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在我一个不是很熟悉的领域——音乐。一个不是很熟悉的领域慢慢浸入我的世界,去变成一个我熟悉的领域,并获得属于自己的优势,最后还能把我获得的经验去转成一套可以被教育和教育的方法。这就是我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之路的起源。

但实际上,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是两个不一样的东西,很多人把自我学习当成了自我教育,最后又不知道自我教育是什么。又有人说买几本学科相关的书籍,在网上看一些中外名师网课,时间久了不就学下来了吗?虽然这也是一种接触陌生领域的一个必要的、最直接的手段。

我们每天都面临着“自学”,比如说我得看看这个翻页器怎么用,又比如说今天手机里某款App更新了,我得学着怎么去用这款App的新功能,这些也都属于“自学”。但是这背后都存在一个问题:我会用翻页器,我能创造出一个翻页器吗?我会用App,我能创造出一个App吗?

不能。

在自学里面占据主导的两件事情,第一个叫作记忆,第二个叫作模仿。换句话来说,第一,是经验的吸收;第二,是所经历过的事情。当然也有一些理论家把这个叫做“教育中真正的学习叫作迁移”。那么自我教育又是如何做到在自学的基础上,能够让我在不熟悉的领域创造做出具有创造性的事物呢?

我认为自我教育所注重的不只是对记忆、知识的经验吸收和模仿,而是在接触一门新鲜事物的时候如何能够高效地理解,学习这门事物根本性的困难,和自己学习理解的模式的局限性所在。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自学是针对学习对象的,自我教育是针对学习活动本身的。自我教育是在一个更抽象的维度去看待学习的对象和学习活动本身。当然自我教育是离不开自学这样的一个基本活动的。

在我们自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于兴趣,了解到各种领域中的具体知识。比如说我在自学音乐过程中,学习到了许多音乐上的作曲技法。在我办音乐节的过程中,学习到如何协商租赁场地,根本上来说这些都是我习得的知识,但是两者不存在能够相互垄断的可能性。

我认为自我教育是一个关于教育的抽象性反思活动,我们总说“吃一堑,长一智”,实际上指的便是如此。作为一项抽象性的活动,能够从抽象的角度理解事物的本身的构成和原理,还能够从经验中概括出方法的要点,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优化。

我从小是以理科见长的,高中时候进入了理科班,结果却发现自己的优势不是对于理科知识性的掌握,而是在于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报考一个理科专业,而是根据自己的优势报考了哲学专业。同时我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基于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对艺术音乐产业的兴趣,结合自己的哲学优势,一方面开展了现代艺术领域中声音艺术方向的研究,一方面又开展了音乐产业方面的实践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着重于培养自己抽象的判断能力,例如对待某一个事件,我把它归于哪个范畴?范畴和范畴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应当怎么样把握?

关注自身挖掘潜力,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一个记忆和模仿。在提倡思维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需要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有效的教育途径,把目光投向自己,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去挖掘自己的潜力。学得多、学得快并不是一件完全好的事。学以致用也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知识运用。


比成为领导更重要的,是做项目管理

来源 | 上海筑桥实验小学《从被管理到会管理的筑小桥PM成长史》

我是筑小桥出版社唯一的项目管理组成员,他们都叫我“孤独的主席”。可我觉得一个人承担的责任更大,能够跟着老师们学习,做好项目管理的工作,保证我们的第一本书可以顺利出版,是一件相当开心、自豪的事情。

你们可能没想到,我当初想要加入项目管理组的原因,是因为我喜欢做一个领导者的感觉,可以带领大家做好整个项目。我认为领导者在一个团队里很重要,虽然可能没有具体的分工,但是需要自己足够优秀,也要随时关注整体进度,而且要能够随机应变。我们平时学习中自己管理自己也需要这样的能力。所以,我想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提高我的管理能力,比如科学PBL、出版社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经过了这些“管理”的日子,我发现和我原来的想法大相径庭,我原以为项目管理就是纯粹的监督和督促,而现在我发现项目管理组要做的事太多了。

项目管理组的主要工作有:制定项目里程碑和项目实施计划,了解每项工作的进展,组织开会,主持会议,会议纪要和总结,写会议PPT,协调帮助大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提醒督促大家按计划完成。我主要负责主持会议,会议总结,协调各组工作,监督督促各组工作和制作项目里程碑。

项目总共分为4部分,分别是,启动、计划、执行、宣传。最开始的启动我们的工作主要就是组织;然后就是计划,我们会让各组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再是执行,这时候我们会主要根据这个组的计划,更方便地判断进展情况,而项目里程碑则用来确定项目大概的进展阶段。宣传也就是把项目宣告给大家,并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都是项目管理组要做的工作。

项目协调中如何平衡大家的工作量,我也实践了自己的想法。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同学把自己的工作做完了,没事干了,我们就会让他们自己认领别的任务。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可以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除了以上的工作,我们最近还组织了一次团建活动,团建主要是因为我觉得大家还不够默契,线上沟通导致团队成员相互不够了解。我们平时利用网络会议工作,大家也没有别的交流的机会。团建活动可以增进了解,还可以给大家振奋精神,好好开会。于是我和老师商量了一下,决定在网络会议中加入团建的环节,因为只能通过网络组织团建,所以我们采用话题讨论的形式。做了之后,发现效果非常好,大家都很积极,争先恐后地发言,甚至忍不住插话,有了组织的经验,我想我们以后的团建效果会更好。 


喜欢虫子和喜欢猫狗没有差别

作者 | 舒际乐(宁波市诺丁汉附属中学)
来源 | 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学生论坛

总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会喜欢虫子?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或许他们想听到的是关于科学研究、探索生物奥秘之类高深有内涵的回复,但我面对这个问题却经常支支吾吾。原因很简单,有人可以喜欢狗、猫、鱼、仓鼠,为什么我就不能喜欢虫子,有什么差别呢?

其实,虫子的品种很多,有很多可以供我们选择饲养。我重点养的是其中一类,叫甲虫。甲虫的品种繁多,外形绚丽,主要分成兜、锹、花、臂四大类。兜,就是兜虫,比如头上长角的犀金龟,还有常见的独角仙就属于兜虫。

坚持自己的爱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还是养虫子这个奇葩爱好。印象里,刚开始只有妈妈赞成,她知道有一个爱好对孩子的重要性。现在很多人都鼓励我“长大后投身于昆虫研究事业,成为中国的法布尔”。这些鼓励很激励人心,但其实我养虫子只是因为快乐。这种快乐体现在未知领域的摸索学习。

养虫子本身是一门学问,我们推荐新手玩的虫子,大都皮实、寿命长,好生好养。当然这并不代表您不用动脑筋,生存空间的湿度、温度、垫材都是你必须准确掌握的知识。又比如,甲虫幼虫的食材,是吃木屑还是吃菌瓶,菌瓶是新的还是老菌,什么时候吃;挖幼虫有什么手法,饲养出大个体有什么小技巧,怎么才能让幼虫不掉重等等,都需要摸索和学习,非一日之功可达。

正是在这些学习摸索中,我学会了一个最重要的技能,比所有昆虫知识加起来还重要,那就是坚持和耐心。

在养虫的过程中,我也遭遇很多挫折。我曾为新生命欣喜,也曾为逝去的老朋友难过。还是萌新的时候,在论坛上的错误、幼稚言论,时常被人嘲笑;繁殖入门品种失败,也会被人看不起……但纵使风风雨雨,前途艰难,我也仍然在这条路上摸索,顶住学习的压力,他人的质疑,靠的就是那点执念和坚持。有了这两样东西,什么都可以做到。

不知不觉,我和我的朋友们已经走过了六年。昆虫的饲养并不是简单地玩,而是艰辛地付出。有的人在自己的虫房里日夜操劳,调配、搅拌、试用着发酵木屑;有的人不辞辛苦,一瓶又一瓶地压菌;有的人不畏失败,拉走死去的一批批幼虫后继续;有的人不顾家人反对,即使步入中年也未成家,只因全身心投入养虫的事业中。

为什么这些人那么能吃苦?因为他们有信念、有梦想,不会被小小的挫折和失败打败,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有的声音。


我,是理解人和世界的尺度

作者 | 傅阳(台湾大学)
来源 | 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学生论坛

大三那年的暑假,我踏上了前往印度的旅程。我追随着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找到了孟买的达拉维社区,这里曾经是亚洲最大的贫民窟。在这里,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想象力是多么的有限和贫乏,贫民窟的复杂和生动远超过我的认知。

当时恰逢印度独立日,集体狂欢的气氛弥漫在街头巷尾,我穿行在狭窄阴暗的弄子里,拿出相机窥视着每一个活跃的家庭作坊和狂欢的人群。贫民窟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因为难以忍受的肮脏混乱,还有这种混乱表象之下的内在秩序和文化生机。这种冲击带给我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我对它本身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我想知道,贫民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生活在其中的人是怎样的一群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贫民窟会是什么样子?

这些累积下来的对异国他乡平民生活(我称之为异地常人)的观察,好像点燃了一把火,燃起了我对生活周遭的土地和人群的好奇(我称他为斯地斯人),然后又进一步唤起了我对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异乡人的关注(我把它叫斯地异人)。人们就像是活在一个鲜活的光谱上,在不同的位置之间流动,而我和贫民窟中的人们一样,也正是其中的一员。

我开始慢慢明白,贫民窟所带给我的问题需要我回到日常,回到我曾以为理所当然的生活中才可能找到答案。于是我把眼光收回到我生活的地方,开始关注生活周边的那些具体、日常的对象,试图重新去理解我周遭的人事物。

在我的大学毕业论文中,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去追访一群不受关注的移动者——定居台湾的大陆丈夫,我称他们是岛隅的陆人。我想知道他们跟随妻子移动、跟随妻子居住的形态,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怎样的经验。我更好奇的是他们怎样克服重重的困难,在制度性歧视的社会中让自己自融入当地的生活?

开始的时候,我以研究者身份和他们建立的是一种疏离的、僵硬的合作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的关系也不断地深入,我可以近距离地在饭桌上观察他们和孩子的交流,在家庭中观察他们和妻子的互动,贴近这些人的生活和生命情感。

这种转变大概源于我们都经历相似的流动且仍处在不断流动的状态中,我们有着共同的移动路径,有着相似的生活方式和体验。也正是这种游离和流动的特质,让我可以更感同身受地去理解这些人。

到这个时候,我才清楚感受到,我在心理学学到的同理心,在社会学学到的社会关怀,真正化为了我所拥有的、所能施展的能力和精神。我这些年在贫民窟的旅行和在台湾的学习在我身上达成了高度的一致,它们共同成了我的给养。

古希腊哲学家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我非常喜欢这句话,但是我更喜欢另外一种诠释,来自台湾社会学家谢国雄老师的概念——“以身为度”来表达田野工作者必须要有的态度。

用我之身作为他者的度量。“我”就是探究他人生活的媒介,“我”也是理解自我生命的路径,“我”终而可以成为理解人、理解世界的尺度。

我衷心地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充满困惑的年纪可以自由地去和这个世界建立关系、产生联结;可以自由地思考,去寻找,去成为这个世界的尺度。


认识学生、建构学习型家庭,将学生和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内动力并驾齐驱,才能更真实全维“看见”教育,学校这辆列车才会“飞奔”起来。
在2020年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我们在学生论坛中将继续邀请12位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学段的孩子,以他们的思考、故事,“告诉你我的学习,告诉你我的世界”,为与会者带来学生成长拔节最真实的声音;此外,我们还会邀请不同职业的10位家长参与家长论坛,从不同侧面讲述一家人“居家生长”的最好状态,建设学习型家庭的各色路径,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与。


责编 | 芋圆

2594889720@qq.com

• 重建教育价值,你准备好了吗?

• 这里是他们的家国,我们的家国,和孩子们的家国…… 

• 从心灵中来,到心灵中去:一场教育年会的精神画像

▼ 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新学习APP选座报名!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